合成碳化硅聯系方式_廣東合成碳化硅圖片
2022-05-17 09:20:05
在制造碳化硅時
合成碳化硅,電爐通電后
碳化硅,爐芯的溫度會上升到2600-2700℃。電熱量通過爐芯的表面會傳遞到爐子上,當溫度到1450℃以上時,會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,終會生成碳化硅,脫離。加熱時間增多后,爐子的高溫范圍也會越來越大,終形成的碳化硅也不斷增多。碳化硅在爐內會不斷得形成,這個過程會蒸發移動并結晶成長,終聚集成圓筒形狀的結晶筒。當結晶筒的內壁在超過2600℃的高溫下會開始分解。分解的硅會與爐子里的碳相結合,終形成新的碳化硅。

作為工業上批量生產碳化硅的技術,已知一種方法,將含硅(Si)的硅酸質原料(例如硅砂)和含碳的碳質原料(例如石油焦)作為原料,在艾奇遜爐中以1600°C以上的條件進行加熱,由此通過直接還原反應來制造碳化硅。在以往以來所進行的這種利用艾奇遜爐的制造中碳化硅顆粒,原料中雜質含有率高,難以進行雜質的控制,因此無法制造高純碳化硅粉末。
因此,提出了對純度低的碳化硅粉末進行高純度化的方法。

加熱結束后用鋼棒在渣面上取渣樣;觀察爐渣外形和顏色;觀察情況,加入渣料和脫氧材料,確定電加熱檔位進行加熱。具體為:將底吹流量調整至300-500NL/min,觀察鋼液面,如渣面隨鋼液面蠕動,鋼液面直徑大于500mm,表明渣量少;直徑小于200mm時,表明渣量過多。如渣面不隨鋼液面蠕動,爐渣成塊,表明渣未化開;碳化硅加入渣料用量具體確定方法為:調整底吹流量至300-500NL/min,如渣面蠕動,鋼液面直徑在500~800mm之間,表明渣量少,加入石灰1~2kg/t鋼。

接著,作為中間排渣,排出由脫硅處理生成的爐渣的至少一部分,繼續向上述轉爐型精煉容器內的鐵水供給造渣劑和氧源,進行脫磷處理,該精煉方法的特征在于,在進行上述脫硅處理時,向上述轉爐型精煉容器中添加含硅物質或含硅物質與碳材料的65碳化硅作為熱源,在使脫硅處理結束時的爐渣堿度(質量% CaO/質量% SiO2)在0.5以上、1.5以下并使脫硅處理結束時的鐵水溫度在1280°C以上、1350°C以下的條件下進行脫硅處理,接著,通過上述中間排渣,從轉爐型精煉容器中排出由65碳化硅脫硅處理生成的爐渣的30質量%以上。

碳化硅家族中有一員叫“反應燒結碳化硅”,它是一種近乎完全致密的工程陶瓷,既能保持碳化硅陶瓷高強度、高硬度、耐磨損等優良力學性能,同時還能兼具抗熱震、高熱導率、低膨脹系數等熱學性能、耐酸堿侵蝕等化學性能,是現代工業的重要陶瓷材料之一。反應燒結碳化硅的制備原理,是以α-SiC和C為原料,加入適量的粘結劑進行成型和千燥處理,然后放入含有Si的埋料中,